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越来越喜欢手机,有多少孩子“被困”在智能手表里?

母婴育儿 2024-05-13 浏览(901) 评论(0)
- N +

凌晨时分,张寒愤怒地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小作文”,题为“我禁用了我儿子的小天才手机手表”。

一年前,在儿子的再三恳求下,她买了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他的儿子说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在用这块手表,没有它她就不能和同学交朋友。起初,她看到儿子只是偶尔打个电话聊聊天,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她偶然发现儿子平均每天玩手表近两个小时,她才明白儿子半年后必须换新眼镜的原因。

除了生气之外,张寒更担心。我三年级的儿子几年前开始近视,可能比较难控制。除了视力受到影响外,他的儿子使用聊天软件的时间最长,添加了许多好友,包括许多陌生人。他不停地和同学聊天,交朋友,随时定位自己,暴露自己的隐私。张寒没想到一块手表让她的儿子完全失去了自制力,她觉得如果不加以限制,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张寒发表这篇“小作文”后,许多家长纷纷回复:为了手表,他们在和孩子“斗智斗勇”。很多家长都规定了使用的时间和内容,但如果管不住孩子的要求,就会有所松动。松绑后,孩子们会沉迷其中。父母“经常靠大喊大叫来阻止他。”

引发这场拉锯战的是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强大”的功能:拍照、美颜、加好友交友。在很多家长看来,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像手机,但儿童智能手表是否需要这些复杂的功能却成了他们内心的困惑。一些家长甚至感到“被绑架”:如果一个班的所有孩子都在使用某个品牌的手表,他们就必须给孩子买同一个品牌的手表,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立。

最初定位为“安全”的儿童智能手表,如今在配置和功能上都“卷了起来”,这让儿童面临数字化生存的考验,也引发了社会层面的争议。

图/视觉中国图/视觉中国“触摸”背后的大市场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中国约有1.7亿5至12岁的儿童,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渗透率约为30%。大约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拥有智能手表。

儿童手表的黄金时代始于十年前。作为一名“步步高”老人,徐中见证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爆,许多早期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厂商都转向了这条赛道。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长率为471.8%。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儿童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

2015年,儿童安全智能手表迎来“井喷式”爆发。仅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就有300多家企业加入战团。今年,小天才智能儿童手表也正式发布,拥有“电话手表”的概念和微聊等社交功能。

“当每个人都知道小天才在制造手表时,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但这艘船上已经挤满了人。”20多年前,BBK推出了复读机、电子词典、点读机和学习机等一系列教育硬件。此前,徐中曾在BBK北部的一家省级公司负责产品运营和代理工作多年。在2015年推出小天才电话手表后,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这款新产品的推广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部署小天才电话手表的销售网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徐中回忆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省内招募了数百名经销商,省内十多个城市相继销售了小天才电话手表。除了传统的教育渠道,如图书大厦、商场专柜等。,相同的手机品牌销售渠道给了这款新品更广阔的舞台,小天才电话手表迅速出现在OPPO和vivo的直营店和专卖店中。

“虽然有渠道优势,但当时推广并不顺利,798元的价格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徐中说,像360和Abachi这样的品牌曾风靡一时,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许多家长购买。与品牌手表相比,当时整个市场由白色品牌制造商主导。这些白色品牌制造商是低端的,价格便宜,功能简单,价格可能只有几十元。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99元以下的儿童手表占比不到1%,但2017年将达到80%。在三大运营商加盟商的帮助下,白牌制造商通过卡片发送儿童手表的方式迅速增加了出货量。

在疯狂的内卷化下,许多儿童智能手表品牌“失去了价值”,邦邦熊、韦小宝和秦怡等品牌的价格大幅下跌,最终从市场上消失。“你做出自己的价值后,再往上走就太难了。”徐中不认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手段。

惨淡的销量让徐中意识到,儿童智能手表被消费者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获得更高的回报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制造商追求少量黄金。“这样的品牌太多了,它们最终会消失。”。

儿童智能手表诞生之初,是基于儿童即时通讯和安全定位的需求。“当我接触这个功能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想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深圳市智能穿戴行业协会会长郑毅提到,在市场竞争初期,他决心追赶竞争对手,但后来追赶的难度加大。

BBK在中国拥有超过18,000个终端销售网点,在各省和自治区的主要城市拥有超过400家服务体验店。据徐中称,在BBK的分销系统中,价格将在整个销售过程中得到保证。例如,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一段时间后会调整价格,公司会补足差价,因此经销商不必担心产品降价的风险。“建立了几十年的这种代理商制度,其他品牌无法在短时间内复制,尤其是代理商的忠诚度很难培养。”徐中说,在这个系统中,即使他们一开始不赚钱,他们也会坚持下去。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小天才电话手表开始主导儿童手表市场。据公开报道,小天才电话手表2015年出货量为107.6万台,2016年出货量为360.4万台,同比增长2.349%。截至2020年,小天才电话手表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台。

小天才产品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应称,儿童手表产品来自父母对儿童安全的需求——父母害怕失去孩子。“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市场需求的核心是沟通。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沟通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电话手表的核心需求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2015年上市的产品的核心功能是通话、定位和微聊。”

小天才科技CEO金志江曾表示:“儿童手表的核心需求是通信,同时也解决了儿童的定位和安全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如果中国的法律和秩序越来越好,这种需求会不会不存在?”金志江坚信,儿童智能手表的未来属于社会化。

手表中的社交诱惑

在儿子反复索要了一年后,袁波终于给他买了一块小天才电话手表。作为一名工程师,他知道沉迷其中的危害。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袁波意识到孩子的社会化不能中断。“当孩子们拿着手表聊天时,你的孩子会说话吗?”

一天,袁波发现他的儿子本该做作业的时候却在和朋友聊天。听话的孩子已经偷偷解锁了妈妈的手机,并在后台释放了控制权。原因是孩子想未经允许踢足球,所以他试图与他的朋友交流并预约,但他不想被父母知道。

他还发现,儿子经常一天发几十条朋友圈,包括“我今天在哪里吃饭了”和“我今天看了一部很酷的电影”。发完之后,他期待着朋友们的点赞和回复。这些朋友就是父母筛选出来的“圈子”。在强有力的控制下,袁波的儿子一年增加了七八个朋友。这些孩子符合父母的标准:他们学习好,有特长和爱好。“我们不同意学习不太好的孩子。”

从“定位手表”到“社交神器”,小天才的核心功能“交友系统”关闭,仅支持品牌方直接互加好友,轻轻一碰即可添加成功两只手表。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班里有两个孩子在使用这个品牌的手表,那么剩下的孩子很可能也会开始使用这个品牌的手表。

在郑毅看来,社交场景是厂商用成人思维捕捉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后开发出来的。他评论说,添加朋友圈的功能“开发过度”。

戴军对此有更深的体会。他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她班上有25个孩子,大部分都在用儿童手表。他形容“我女儿是个话匣子,需要不停地输出”。他观察到,通过手表,她的女儿获得了各种社会经验:有时她和最好的朋友在一天结束时“互相拉了八次”,有时她和朋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圈子来排斥和孤立他人,有时她被孤立和排斥。更多时候,我女儿通过发“朋友圈”与同学互动,但这种互动占据了她相当多的注意力。“有时我们一起吃饭时,她一直低着头对着手表说话,一直如此。”那时,戴军会勃然大怒,经常依靠强硬措施阻止女儿。

一位小学班主任解释说,大多数学校不允许孩子戴电话手表上学,主要是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孩子用电话和手表加了好友后,通宵达旦地用微聊聊天,甚至在群里发一些敏感的图片。

许多家长甚至已经开始批评和拒绝儿童智能手表的社交功能。“家长的初衷是打电话和定位。因此,为了绑架儿童,这些制造商搞社交,建立群聊,并诱导朋友。”

市场研究公司科纳仕公司分析师秦一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其实每个儿童手表品牌在社交生态上都有布局,有的品牌有自己封闭的社交生态,有的品牌打破封闭的社交生态可以跨品牌交友,有的品牌直接在儿童手表上加入微信功能,实现更广泛的交友功能。

在她看来,儿童智能手表不仅能满足未成年人便捷生活的需求,还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然而,她担心通过儿童手表品牌区分不同群体来设置严格的社交障碍,很容易诱发儿童的社交攀比心理。

为什么越来越像手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儿童产品诞生的小天才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当一个社交场景中建立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种排他性的社交下,马太效应越来越强。根据2022年中国儿童手表的出货量数据,小天才占据了30%的品牌市场,其次是华为和小米。

秦一元分析,小天才的优势主要在于品牌知名度和封闭社交方式带来的不可替代性。与其他两家不同的是,小天才不是生态链玩家,但它目前正在通过OPPO和vivo渠道进行弥补。它是唯一一个只使用儿童产品来实现稳定头部的品牌。华为和小米的优势在于都是国产手机厂商,属于生态链玩家。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对儿童手表的出货量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大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潮店智库董事长孙彦标透露,2023年下半年,小天才电话手表畅销产品的出货量约为430万只,华为儿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在2023年下半年达到百万只,小米的出货量为30万只。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在2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产品迭代。最初,儿童智能手表主要使用GPS定位技术来实现对儿童的实时定位,并且还具有呼叫和短信等功能。4G时代到来后,儿童智能手表增加了视频通话、心率监测和睡眠监测等功能,同时拥有更多游戏和学习内容;如今,儿童智能手表在技术和材料方面都有创新,支持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例如在线教育,有些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和指纹解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全认为,虽然目前儿童智能手表成为手机的趋势存在争议,但从技术发展势头来看,传感器、电池技术和屏幕显示的进步使更小的设备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儿童智能手表成为手机将是必然趋势。

但近年来,整个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技术创新不再明显。一家从事儿童智能手表的制造商认为,即使是小天才在过去几年中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开发新的型号,这意味着它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了一些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在软件方面下功夫可能会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品牌制造商试图通过越来越多的功能来吸引儿童。

儿童应用程序的应用市场正在上升。儿童手表的功能已经从打电话和定位增加到视频通话、社交、运动计数等。,并逐渐趋向娱乐和健康。有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应用程序可以下载。

以小天才为例,游戏化积分体系的设计是留住孩子的重要方式。这种积分制让孩子欲罢不能。运动、社交和签到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购买特殊表盘、推广手表账户、帮助合作伙伴订购生日蛋糕,甚至可以兑换和流通。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贵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手表也很容易成为孩子攀比的媒介。2021年11月,小米新发布了米兔儿童学习手表5Pro,零售价高达1299元。“小米发布最贵儿童手表”引发热议。小天才去年5月发布的Z9手表售价1999元。

刘全指出,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同质化日趋严重。目前定位、双摄像头、通话等功能已经成为标配,健康监测、运动模式、防水等功能也是品牌手表的必备功能。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品牌在产品设计中倾向于模仿主流风格,导致外观相同,功能相似。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记者发现涉及小天才子公司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的裁判文书多达380份,多宗案件涉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权纠纷。肖天才主张多家公司构成销售侵权,要求被告公司停止侵犯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专利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儿童智能手表的赛道越来越拥挤,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在放缓。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儿童智能手表的需求将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然而,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潘薛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2023年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出货量仅同比增长3.4%,儿童智能手表的增长趋势明显放缓。受疫情影响,整个市场一度下滑。

上述从业者坦言,作为中小品牌,这些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大品牌还是比较受市场认可的,有发展空和利润空,中小品牌有被淘汰的风险。“一块300元的手表,我们代工的价格不到200元,也就赚十几元甚至几块钱。”

“为了使产品更具吸引力,一些从业者会以相当激进的方式设计产品。”郑毅公司的部分业务是为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在他接触的众多客户中,对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问他们是否能帮我添加一个Tik Tok或一个游戏。“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评测实验室副主任何彦哲长期调研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他发现,那些售价两三百元的产品往往强调“功能强大”。这些小厂商并不是知名品牌,他们往往以“天才少年”和“小达人”的名义向下沉市场销售。“这些孩子甚至可能用这些手表来打王者荣耀”。

如何定义儿童手表?

儿童智能手表背后的土壤是中国的未成年人几乎“无人不上网”。

《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超1.93亿。2018年至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提高到97.2%,基本达到饱和。超过20%的未成年网民正在使用智能手表、智能台灯、词典笔、智能屏幕等新型智能设备。

在手机化发展趋势下,由于服务对象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儿童智能手表发展带来的隐患备受关注,功能冗余、诱导消费、侵犯隐私等问题屡禁不止。多位受访者表示,儿童智能手表主要靠硬件盈利,但如今,随着人们对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项业务很容易出问题。

2022年,不少家长反映,给孩子买的小天才电话手表中存在内置游戏App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情况,各种类似皮肤商城和游戏的内容都可能被“消费”。有家长表示,孩子在使用小天才的电话手表时,打开了智冲学堂App,莫名其妙被扣了299元。查询相关交易记录只显示了“小天才应用中心”。

此前,何延哲参与编制了《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T/CCIA003—2023)》(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于2023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3月11日正式实施。他表示,这一规定类似于一本参考书,旨在告诉企业如何在告知同意和权利保护、监护人控制以及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等方面遵守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不过,他强调,该指南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项技术规范,旨在帮助企业在生产中实现安全合规。“这对那些想要合规的人很有用,但对那些不想安全的人没有影响。”

在《指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是企业要为家长提供“看门人”支持。从应用安装、功能、时间、社交控制等方面保证家长对儿童智能手表的掌控。

上述天才产品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儿童的辨别能力较弱,手表应用商城中第三方应用的核心主要是工具和生活,也有严格的应用规范。例如,严禁所有app自动续费和免密支付,手表不能安装非官方认证的应用程序,不能打开未知链接。儿童的自制力较弱,手表支持多种时间管理功能,如限制连续使用时间、每日使用时间、支持班级禁止等,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何彦哲认为,家长控制是儿童智能手表的核心。如果孩子沉迷于聊天或游戏,他们只能通过父母在后台启动默认的保护机制。然而,他也指出,有许多情况是另一回事。“如果孩子沉迷拍照,一天拍500张照片,有必要设置拍照防沉迷设置吗?”

郑毅发现,很多家长在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往往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手表功能强大,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过度使用。

“我不觉得有什么困扰,但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有手表,手表就是他们的手机,这样他就不会和朋友失去联系。直到上了大学,我才有了手机。在我读博客之前,我没有智能手机。我以前的很多同学都失去了联系。”戴军认为,虽然女儿对手表“上瘾”,但这是可控的。“我们成年人已经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生活了这么久,我们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孩子使用纸质书与同学见面和聊天呢?”

与戴军的开放心态相比,许多家长激烈反对孩子使用智能手表。一位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现在网上对电话手表赞不绝口,很少有负面案例。严重怀疑这是营销洗脑的结果。据他说,家里上二年级的孩子经常凌晨一两点听手表里的故事,四五点起床继续听。没收手表后,他们哭着和父母争吵。此外,反映孩子使用手表后视力严重下降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美丽的技术风暴对我们社会中最脆弱的成员——我们的孩子构成了威胁。”克里斯·谭是一名儿童职业治疗师。她试图告诉外界,社会对技术的过度使用使儿童被技术“虚拟化”。她认为,一出生就被信息技术包裹的儿童正在遭受技术入侵,这导致了各种发展危机。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儿童手表越来越“高端”,主要是因为制造商试图通过增加高端功能来提高产品实力并吸引更多消费者。“高端”功能的加入往往会导致儿童在手表上花费的时间增加以及小屏幕对儿童视力的损害,这与相当一部分家长的需求不符。

秦一元表示,儿童智能手表的初衷和痛点是“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然而,从目前市场的“真相”来看,所有的儿童智能手表都在逐渐远离“初衷”,或者说安全功能正在退居第二位,这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寒、徐中和戴军为化名。原标题为《有多少孩子“被困”在智能手表里?》)

标签: